您的位置: 首页 >快捷服务>美院讲堂>详细内容

《美院讲堂》第三十七讲——《从明朝历史看明代官窑瓷器款识变化》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5-06-01 00:00:0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   通讯员(学生记者  彭睿报道528日,美院讲堂第三十七讲——《从明朝历史看明代官窑瓷器款识变化》专题讲座在我院实训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。讲座由我院陶瓷艺术分院优秀教师曾庆慧教授主讲

 

 

   讲座曾老师从宋代五大名窑的艺术特色入手,详细阐述了五大名窑发展史,接着,概括明代瓷器款识规律:永乐款少,宣德款多,成化款肥,弘治款秀,正德款恭,嘉靖款杂景德镇官窑(御窑厂)的发展史向我们详细介绍她指出,元朝时,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,明洪武年间,设御窑厂,由于天时地利人和,使得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。明永乐年间,青花、釉里红迎来了鼎盛时期,以青花缠枝连纹压手杯、釉里红云龙纹环耳瓶、釉里红缠枝菊纹大碗为例,其胎质细腻,胎体秀丽款识多为篆书。

 

 

 

    她还提到,永乐年间图案多为海水龙纹,这是由于当时郑和下西洋这一背景所致。明宣德年间,仍以青花为主打,红釉却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。鲜红釉,又名宝石红,其胎体轻薄,釉色红白分明,相互烘托。款识由篆书逐步转移为楷书。最后,曾老师总结了明代各朝代的款识及其变化,让听者受益良多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